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推动京津冀高端制造业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由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共同开展的“工匠涵养”创新工程2025级学员招生工作于近日启动,中心组织教师深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等院校连续开展专题宣讲会11场,受到我市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子的广泛关注。
2025级“工匠涵养班”将通过“政校企”深度联动,构建“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的全链条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与以往涵养班选拔、培养相比,实现五大创新升级,为学员铺就新时代“大国工匠”成长“快车道”。
一是规模扩容,积极服务产业发展。2025级“工匠涵养班”继续设置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两大专业,定向培养名额从每专业15人增至20人,总人数扩容至40人,满足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二是多维甄选,努力吸纳优质好苗。构建“双导师遴选+项目制培养”育人机制,除专业基础、实操能力、心理评估外,本届选拔将采取企业技术总监与公共实训专家双选终面、联袂选才模式。通过压力情境模拟、创新案例解析等环节,重点考察候选学员的工程应变能力与技术创新潜质。
三是设备升级,高端配置保驾护航。采用小班化教学法,配备五轴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通过“封闭实训+轮岗实习”双轨制培养,确保学员结业即获高级工及以上职业技能水平,可直接胜任企业关键技术岗位。
四是聚焦生产,精准适配岗位需求。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学员培养全过程,课程设置以企业真实技术需求为导向,聚焦智能产线数字化改造、五轴联动精密加工等多项产业前沿课题,开发模块化课程集群,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
五是名企协同,全力打造就业专车。推行“招生即招工”模式,邀请核工业理化院、航天材料等央国企,参与学员选拔、后期培养等环节,学员通过中期考核后可进入“定向培养班”,享受“带薪实习+就业保障”双重福利。
下一步,园区管委会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联合更多知名企业,拓展“工匠涵养”创新工程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的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更多“能工巧匠”。
信息来源 | 管委会产教融合部 市公共实训中心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0关注
0粉丝
108帖子